臺北市109年度國家防災日各級學校及幼兒園複合式災害避難掩護演練實施計畫
臺北市109年度國家防災日各級學校及
幼兒園複合式災害避難掩護演練實施計畫
壹、依據
一、災害防救法及「教育部各級學校校園災害管理要點」。
二、教育部109年度國家防災日各級學校及幼兒園地震避難掩護演練實
施計畫。
貳、目的
一、配合行政院「國家防災日」活動,實施全國各級學校及幼兒園地震避難掩護演練,熟稔「趴下、掩護、穩住」抗震保命三步驟,強化師生地震災害應變處理能力,俾利做好防震準備,有效減低災損,以維護校園及師生安全。
二、藉由模擬地震預警系統無預警發佈狀況下,養成師生在真實地震發生時建立正確之觀念及防護作為,並完成校園防災自救編組,落實防震先期整備,俾能在災時有效減低災損及人員傷亡。
參、辦理單位
一、指導單位:行政院、教育部、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以下簡稱國教署)。
二、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以下簡稱教育局)。
三、參演學校:臺北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含幼兒園)師生共同參演。
肆、實施時間:臺北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於109年9月21日(星期一)上午9時21分進行正式演練;各公私立幼兒園於9月份自行訂定正式演練日期。
伍、實施重點
一、各級學校(不含幼兒園)將正式演練納入學校行事曆管制實施,
並於109年8月14日(星期五)下午5時前至教育局二代表單系統-
「109年度臺北市各級學校國家防災日複合式避難疏散演練時間規劃表」,
填報預演日期、時間、主持人及參加人數,並至少辦理1次以上預 演活動,
其中1次預演以無預警方式發布。
二、配合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強震即時警報軟體之模擬地震訊息,
藉由學校廣播器發布(須完成即時警報系統與廣播器介接),完成地震避難掩護疏散演練;幼兒園則運用校內廣播系統、喊話器或依現有設施發布進行演練。
三、行政院規劃於本年9月21日上午9時21分透過災防告警細胞廣播服務
(Cell Broadcast Service, CBS)發送國家防災日模擬地震訊息至全國手機用戶,若已安裝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強震即時警報軟體之學校,當日上午9時21分仍依該軟體發布之模擬訊息辦理演練,不受CBS發送模擬地震訊息影響。
四、演練流程三階段請參考附件1「各級學校及幼兒園地震避難掩護演練流程及注意事項」,以「趴下、掩護、穩住」抗震保命三步驟為演練實施重點;疏散避難階段以「不推、不跑、不語」為重點,並引導學生以隨手可得具備緩衝保護功能的物品保護頭頸部,由避難引導組引導師生循避難疏散規劃路線,迅速前往指定集合點實施人數清查。其他應變作為請參考「學校地震避難掩護應變參考程序」辦理,並將學校疏散避難地圖、演練流程及應變作為等資訊公告於學校及班級公布欄加強宣導。
五、各校於演練前擬定執行計畫並召開工作協調會,確依教育部「校園災害工作管理手冊」,組成災害防救應變編組,由校長擔任指揮官,下轄搶救組、通報組、避難引導組、安全防護組及緊急救護組,演練期間動員全體教職員工生配合實施,落實全員參與,建立校園防災自救能量。
六、依消防法施行細則規定,每半年至少應辦理1次消防演練,請各校結合在地化災害潛勢因素,於預演及正式演練時將火災消防納入演練項目,辦理複合式災害演練(結合地震、消防、水災、火山爆發、緊急救護及外人入侵等演練);另可結合社區、地方可運用的資源,邀請媒體、民間團體與學生家長共同參與,配合辦理相關動態與靜態防災教育活動,如舉辦防災教育宣導講座或辦理「家庭防災卡」及「1991留言平台」使用推廣教育,將防災教育擴及家庭及社區。
陸、實施步驟
一、規劃作業階段
(一)教育局:109年7月31日(星期五)前函頒實施計畫,並陳報教育部備查。
(二)各級學校:109年8月21日(星期五)前依本計畫完成學校複合式災害避難掩護演練實施計畫、演練腳本及教育宣導活動規劃,並排定於學校行事曆內,作為各級督考單位訪視依據。
二、計畫與預演階段
(一)教育局
1.督導轄屬內高級中等以下學校
(含幼兒園)完成國家防災日複合式災害避難掩護實施計畫及演練腳本之擬訂。
2.管制轄屬內高級中等以下學校(不含幼兒園)
於109年8月14日(星期五)下午5時前,至教育局二代表單系統填報預演日期、時間、主持人及參加人數。
3.配合教育部新頒布
「無預警演練」政策,依各校二代表單填報日程,編組訪視人員至轄屬各學層3所學校抽訪預演實況,不再另行通知學校。
(二)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含幼兒園)
109年8月14日(星期四)前,將預定辦理預演日期及次數,至教育局二代表單系統填報預演日期、時間、主持人及參加人數。(不含幼兒園)109年8月21日(星期五)前,完成學校複合式災害避難掩護演練實施計畫、演練腳本及教育宣導活動擬定,並排定於學校行事曆內。
109年8月28日(星期五)前,召開校內複合式災害避難掩護演練工作會議,完成各項演練器材及設施(備)檢整,並檢視疏散路線之安全(如有墜落物危安因子)及暢通性,另完成強震即時警報收訊狀況檢測及警報系統介接廣播器發佈測試。
4.各級學校於109學年開學後至正式演練前,運用早自習、班會時間或其
他集會時機,辦理至少1次以上預演活動,其中1次預演以無預警方式
發佈實施;另依計畫將「校園疏散避難地圖」、「地震避難掩護演練時間流程及注意事項」及「學校地震避難掩護應變參考程序」,公告於學校校內、班級公布欄及網站加強宣導,使師生熟練演練流程及相關應變作為,並利用時機與管道讓學生家長瞭解本次活動內容。
5.教育部於109年9月14日(星期四)上午9時21分,配合交通部
中央氣象局辦理強震即時警報軟體之模擬地震訊息測試作業(不實地操作疏散避難演練),有關細部規定另以函文通知。
三、正式演練階段
(一)教育局:
各級學校正式演練當日,教育局編組人員辦理訪視及輔導各學層至少3所學校,抽查驗證學校辦理演練實況。109年10月20日(星期二)前將績效統計一覽表陳核後,逕寄國教署彙整。
(二)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含幼兒園)
1.複合式災害避難掩護演練狀況發布方式:本年度「國家防災日」複合式災害避難掩護演練,將統由中央氣象局強震預警系統於109年9月21日(星期一)上午9時21分發布演練訊號,各級學校應結合校內廣播器發布地震警報,
演練當日應保持系統處於訊息接收暢通狀態,完成本次複合式災害避難掩護演練活動。
2.全校師生實施1分鐘就地避難掩護動作(趴下、掩護、穩住3要領),1分鐘後由師長引導疏散(不推、不跑、不語3要領)至指定集合地 點進行人員清查及安全回報動作,並進行拍照及錄影留存(3-5分鐘)。
3.結合在地化災害潛勢因素,於預演及正式演練時將火災消防納入演練項目,辦理複合式災害演練(結合地震、消防、水災、火山爆發、緊急救護及外人入侵等演練);另可結合社區、地方可運用的資源,邀請媒體、民間團體與學生家長共同參與,配合辦理相關動態與靜態防災教育活動,如舉辦防災教育宣導講座或辦理「家庭防災卡」及「1991留言平台」使用推廣教育,將防災教育擴及家庭及社區。
4.各級學校及幼兒園於正式演練結束後,於109年10月20日(星期二) 前至內政部消防防災館(https://www.tfdp.com.tw)上傳演練時況照片。
(三)年度評鑑
請各校於109年9月21日起至10月30日前至臺北市防災教育資訊網(http://tdpe.tp.edu.tw/)完成防災成果填報,
並將佐證資料一併上傳至學校的防災教育網,由本市防災教育輔導團擔任評選,依各校聯結網址,審閱各校上傳的佐證資料,獲教育局年度評比之績優學校,本局將依權責辦理敘獎事宜。教育局轄屬高中職校,如有意願參與國教署評選之「109年國家防災日地震避難演練績優學校」,請於109年10月20日(星期二)前完成自評表填報作業,並將自評表併同照片等相關佐證資料送教育局彙整後,統一寄送國教署參加評選,未於時限內陳報學校,不列入評選名單。
柒、各校請依本計畫工作時程管制表及早規劃各項演練及活動行程,避免因臨時因素,致使未能配合於9月21日(星期一)前完成至少1次以上預演及無預警演練;另於預演及正式演練當日,學校可考量天候狀況彈性調整戶外集合時間或運用廣播方式宣導重要事項,如於雨中進行相關演練應於事前妥為宣導,以達到演練之目的。
捌、為精進各校演練成效,教育局規劃於9月18日(星期五)下午假懷生國中辦理國家防災日示範觀摩研習活動 。
玖、配合國家防災日各館所活動,請各校鼓勵所屬踴躍前往體驗學習,
活動說明如下:
一、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921地震教育園區及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預計於本年9月18日至9月20日提供免費參觀,9月26日辦理「震不倒盃」義大利麵抗震模型全國賽。
二、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出常設展「希望・未來莫拉克風災紀念館」,
並於9月18日至9月20日辦理109城市防災求生營。
拾、本次複合式災害避難掩護演練若遇重大天然災害或不可抗拒因素,
得由教育部決定活動停止或延期辦理。
拾壹、本執行計畫聯絡人
一、教育局軍訓室李麗芬教官 電話:02-27208889轉6434,
E-mail:edu_me.32@mail.taipei.gov.tw。
二、教育局學前科(幼兒園)陳韻如老師 電話:02-27208889轉1244。
拾貳、本計畫如有未盡事宜,將另行公告。
- 臺北市109年度國家防災日各級學校複合式災害避難掩護演練實施計畫
臺北市109年度國家防災日各級學校複合式災害避難掩護演練實施計畫
- 檔案名稱檔案大小檔案格式下載
- 臺北市109年度國家防災日各級學校複合式災害避難掩護演練實施計畫.odt1.30 MB
新視窗開啟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