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禮遇

禮遇

陳澤民

有時候我們會有別於對待一般人,特別「禮遇」某些特殊的人士,為他們提供譬如:高度的尊重和禮貌、高規格隆重的介紹與接待、額外的升等服務、於權限範圍內給予最大的便利與通融或降低某些條件的限制門檻等等,是什麼樣的原因,讓人心甘情願,去作出這種差別待遇的服務? 以永遠的行政院長孫運璿為例 有「永遠的行政院院長」美譽的前行政院孫運璿院長(1913年生~2006年逝),在臺灣光復初期電力短缺、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中日斷交、石油危機等等國家風雨飄搖的年代,前後擔任臺灣電力公司總經理、交通部部長、經濟部部長、行政院院長、總統府資政。在將近20年的部長與行政首長任內,他與當時蔣經國總統推行十大建設;與李國鼎共同促進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的成立;推動促進我國科技升級、孕育數千名高級工程師的工業技術研究院的成立;規劃早期我國半導體科技產業的發展政策。其行政院長任內每年兩位數的經濟成長率,舉世傳為佳話,堪稱我國經濟推手之一。這樣一位對國家有具體重大貢獻,退休時兩袖清風,沒有豪宅、沒有名車,積蓄有限的人,(參看:〝永遠懷念孫運璿院長〞一文) (http://cpfcnews.tw/index.php/opinion/34331-2019-08-19-12-32-45)讓我們碰見了,你會不會想要發自內心、盡己所能,提供前院長所有你能做得到的「禮遇」?可參考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孫運璿) 我們禮遇您,表達對您的崇高敬意 會禮遇一個人,是感佩於他對國家社會人群,長期的奉獻付出、貢獻卓著;是因為他的道德節操,大是大非,經得起現實和時代的考驗;是因為他治學嚴謹,術業專精,引領思潮;是因為他的創新創見,改變人類的思維,甚至文化的進程;是因為他的奇思妙想、創造發明,改善生活、解決困難;是因為他樂善好施、急公好義、如及時雨、解人之難;是因為他投身公益、照顧弱勢、服務大眾等等,因為尊敬、感謝,所以我們盡心盡力,以小小的心意,表示我們的感動與佩服。 禮遇您,我們樂意之至 受到禮遇的人,不一定是社會賢達、媒體名人,不一定是高官顯貴、淑媛名流。主要還是來自我們對此人的了解,世上有太多不求聞達、不問名利的人,分散在社會的各個角落,默默、長期的盡一己之力或團結一群夥伴,為濟弱扶傾、伸張社會公義、聞聲救苦、增進他人的幸福、解除他人的困難而努力。不是富貴之人,但長期不輟、樂在助人,禮遇他們,我們理所當然,甘之如飴,而且樂意之至,各位同學,我希望你是那位受到他人禮遇的人。 不忮不求 不添人麻煩 心安安心 不是所有為他人的付出都要得到感謝或回報,我們亦非帶著期望有所得而來。只是自然而然地為別人提供我們可以分享、可以貢獻的,不需有什麼功利思考或太多的想像,恰如雲朵飄過、清風拂面,依於本真,歡喜、自樂、利他、助人,若偶能得到認同的禮遇,不增他人困擾,不添人麻煩,謙卑感謝,會心微笑,佛經云:無相布施,或可相比擬。